当前位置:重庆生活都市网 >> 房产播报 >> 文章正文

2020年成都甲级写字楼空置率将达到18% 租金将降至近两年来最低

发布于:2021-01-16 被浏览:2863次

本报记者陈雪波佟海华成都报道

新的一年,成都春熙路的街道又开始涌动。2020年底,成都疫情重演,当地商业地产在恐惧中再次经历波动。甲级写字楼和零售物业的空置率分别定为18.01%和7.17%。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连续走访了成都凯德广场(新南店)、春熙路、太古里、龙泉五岳广场、万象城一期、二期、金牛万达广场、龙湖商城天街、临江部分店铺,发现商场人数逐渐增多,但在一些开业多年的商场中仍能看到很多关门的店铺。

春熙路的一位店主告诉记者,2020年12月,随着疫情的反复,街道上的人数明显减少,但随后慢慢恢复。

与此同时,在特殊的市场环境下,商业地产从业者也开始尝试网络营销,通过线上线下整合、年轻化品牌转型等方式寻求当前市场的新突破。

写字楼租金下调

2020年初,“在家办公”一度让很多办公室白领叫苦连天,繁华地区的写字楼也一度失宠。随着国民经济的加速复苏,上班族早已回归写字楼,写字楼再次热闹起来。

即便如此,写字楼的空置率还是受到了很大影响。根据DTZ数据,成都甲级写字楼空置率第三季度下降0.64个百分点,至16.53%。然而,在第四季度录得新项目后,空置率再次升至18.01%,达到过去一年的最高点。

随着空置率的提高,租金也同时降低。成都甲级写字楼租金2020年第三季度下降1.04元/平方米,至111.66元/平方米/月;第四季度继续下跌0.88%,至110.86元/平方米,同比下跌3.65%,为近两年最低。

根据戴德梁行报告的分析,虽然疫情对成都的影响小于一线城市,但还是带来了很大的波动。租户资金有限导致强烈的比价情绪。为了吸引租户,业主不得不让步降价,导致城市全年持续下滑。

回顾2020年,本地写字楼的主要租户为金融服务、专业服务、TMT、地产服务,其中金融服务占比24.3%,但较2019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以律师事务所为主的专业服务公司更加活跃,因此专业服务公司同比增长4.2个百分点,达到21.5%。

“我们的入住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相对稳定。”位于春熙路核心段的IFS国际金融中心招商部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租房情况,但他坦言2020年的房租确实比上年有一定的下降。

还有,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己的生意受影响较小。通威国际中心位于第三产业密集的高新区天府大道中段。招商负责人总结道:“回顾2020年,受年初疫情影响,全行业呈现客户访问量少、交易量少的特点,但随着疫情进一步控制,下半年出现明显反弹。”据其介绍,写字楼处于全租状态,2020年将提高租金。

四川商业地产联盟、四川连锁商业协会会长冉立春表示,2020年整体写字楼市场会更差,但相对而言,写字楼对短期疫情不敏感,近期入住率不会有太大变化。

零售物业波动

相比需要定期打卡的写字楼,零售物业更关心环境的“麻烦”,2020年零售物业市场的复苏需要更长的时间。

根据DTZ的数据,2020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成都5万平方米以上商场优质零售物业空置率仍在扩大,但增速已从第二季度的1.81%降至第三季度的0.02%,第三季度实际空置率为7.99%。第四季度,某大型商场入市后,空置率降至7.17%。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成都的零售业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20年,成都零售业务新供应项目总面积将达到近50万平方米。与此同时,前三季度有227家第一批门店被吸引到成都。

2020年12月初,成都疫情复发,再次给零售物业带来不确定性。几乎一夜之间,喧嚣的春熙路和太古巷变得安静下来。甚至在12月下旬,记者观察到,临近中午的时候,网上名人的一家茶叶店已经空无一人,店员站在那里等着顾客上门。2020年10月的一个周末,有数百人在排队。

成都东二环边大型商场万象城二期于2020年12月6日开业,开业数周后记者到现场探访,正值阳光明媚,商场围合而成的露天广场中满是晒太阳的市民,新开业的B、C、D馆内一、二层顾客较多,但三、四、五层顾客稀稀拉拉,在顶楼、次顶楼可以看到数个尚未营业的店铺,被商场统一的贴纸遮挡玻璃门面,没有即将营业的迹象,也未显示具体店铺名称。记者通过电话和微信联系到了万象城运营部门负责人,但截至发稿对方未回答记者提出的经营相关问题。

在金牛万达广场,记者也看到了接连多家停业的店铺。在室内行走的15分钟时间里,便在三楼发现7家停业店铺,在四楼停业的店铺也超过6家,店铺玻璃门被写有商场统一 “品牌升级” 字样的贴纸遮挡。

金牛万达招商部负责人回复记者称,前段时间商铺的经营出现阶段性下滑,但现在已经恢复了,出租率接近100%。

不同区域的商场人流量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位于高新区的凯德广场(新南店)顾客相对更多。近期一个周末的18:30,记者看到凯德广场内部分餐饮店门前有众多顾客等位,还有顾客因需等候时间太久放弃排队。凯德广场(新南店)招商中心负责人回顾称,最近工作日的客流量有小幅下降,但周末是与以往基本持平的状态。

在戴德梁行成都公司商业地产部主管董事孙强看来,整体而言成都零售商业恢复较快,但是2020年有一些购物中心新项目开业,新项目的空置率会比老项目更高一些,所以导致空置率看起来会有所增长。此外,疫情导致一些品牌推迟了原计划的开业时间,而且一推迟就是很多个月。

倒逼物业模式变革

2020年3月,成都市出台《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措施的通知》,允许设置临时占道摊点、允许临街店铺越门经营、允许大型商场开展占道促销等,坚持柔性执法和审慎包容监管。此举一出,即在当时增加了就业人数10万人,随后,一度在全国掀起一股“地摊经济”浪潮。

从2020年4月底至5月底一个月的时间里,成都平均每天新增2000人在支付宝开通收钱码,成为“小摊主”,做小本生意。相较2020春节前两周,这个数量激增超过80%。

在冉立春看来,地摊经济是特殊情况下的一个有效之举,不过后续发展还需要更多的规范。孙强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现在的地摊经济更加规范了,这件事正得到有序引导。”但地摊经济与商场的内容不同,商场里面的品牌黏度更高、规模更大;地摊销售会更有趣味性、更灵活。

记者在成华区锦江边看到,在部分被划定的步行路段,露天摆放有外观统一的木质销售“花车”。据管理人员介绍,这些花车由经营公司统一打造,统一管理,参与销售的店家需要经过报名、审核。“晚上这里的人会多一点,市民消遣散步的时候,花车也可以作为一道景观。”

从“地摊经济”回到室内,商业地产经营者还在尝试多种营销方式。成都时代奥特莱斯总经理吴志伦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应对市场变化,他们做过四个尝试:云购物、官方小程序的闪购、直播和社群营销。“后疫情时期我们主要是推广多元化的活动,并且促进销售与客流的成长,这段时间融合了线上线下、异业的合作,整合了所有的渠道,促进销售和客流的增长。”

冉立春补充,2020年的市场加快了线上线下的融合,也推动了产业数字化改造。比如供应链系统经过优化后,提高了效率,能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

除了线上经营外,孙强指出,现在的商业正在变得更年轻化,比如在商场能看到更多数码、盲盒这样的产品。“传统的品牌受到冲击,但是新的品牌借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孵化,这是消费迭代的一个过程。”

标签: 成都 写字楼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