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重庆生活都市网 >> 热点热词 >> 文章正文

猪饲料对猪肉的影响(几斤猪饲料长一斤猪肉)

发布于:2021-08-10 被浏览:1989次


一、放养≠高品质

在许多人眼里,只要将猪进行放养,并结合只饲喂农家饲料,不使用添加剂和全价饲料,猪肉就一定是最好的!

以养殖本地土猪为例,是不是真的采用上述方法达到了最好?

我们所谓的猪肉品质好,主要是口感自然香醇,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主要是抗生素、重金属等残留少,且肉质中包含跟多的游离氨基酸、油酸、亚油酸等,入口就感觉到浓郁的猪肉自然香味。除此之外,异味低(主要是公猪的骚腥味、猪内脏的腥味和病变导致的异味)、肥肉不多且不明显油腻。

那么,我们采用放养+农家饲料养殖的土猪达到上述要求了吗?起码有三方面没有达到:

一是重金属残留大部分超标:猪在自然环境下喜欢拱食土壤和脏臭的粪污(包括自己的粪尿、黑臭粪污水体泥巴),加上不少人认为不需要使用添加剂(主要是微量元素),而养殖区域土壤中可能存在比较单一的微量元素因此可能导致重金属超标。

二是整体健康程度不高:有人说放养的猪看起来没有什么疾病,其实在这样的环境中吃一些植物可能存在一定的毒素、拱食土壤与自己的粪污导致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形成慢性疾病(例如不少土猪在屠宰后发现内脏有不少病变、异味重、大肠臭味重等),这都是养殖环境不好与不健康的食物导致的因素。

三是肥肉问题没有改善:放养土猪虽然肉香味还是比较好,但肥肉并未减少且依然油腻严重。

当然,除了上述问题外,还存在养殖环境排泄物没有主动微生物进行处理导致养殖环境不好(有害细菌滋生、苍蝇及臭味等)、母猪受胎率低且仔猪数量少、仔猪小猪成活率低等情况。甚至还有严重的寄生虫,更不可让人接受的是一些放养的猪成为垃圾猪。

如何将上述情况进行改变呢?小编从事20多年的生态养殖的经验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

二、放养≠生态养殖

适度放养确实是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又满足了放养动物的饲料。

但过度放养问题就多了,以养土猪为例,一头土猪可以让约2亩果园或者1亩山林“寸草不生”,也才能满足真正放养的需求。如果密度过大,无法满足猪自然需要就会进行破坏,且还会导致过多的猪排泄物污染环境等问题。

因此完全满足猪的放养需要一般养殖场是很难有那么多的条件,加上要考虑对环境带来的影响等因素,适度的放养是一些养殖所具备的条件。

因此,从真正意义来说,放养是不等于生态养殖,再加上当前政府对环保要求越来越严厉,过于密度的放养更加难以实施。

三、高品质“土味十足”猪肉生产需要结合现代养殖与生物技术

要达到真正科学的养殖、达到有一定规模养殖、对环境没有明显影响、猪肉品质达到更好(通过口感和数据一起鉴别),是离不开一些现代养殖技术与微生物技术的运用。下面小编就按照步骤给出比较成熟的建议。

步骤一:母猪全部圈养,并且按照现代的科学养殖技术,定位栏、产房、保温箱,标准的免疫程序。目的是确保母猪的高繁殖率,健壮的仔猪。

步骤二:仔猪小猪全部圈养并全部饲喂商品饲料,且全部进行科学的保健。目的是确保仔猪小猪高成活率、健壮。

步骤三:中猪开始在全价饲料中添加部分发酵饲料、发酵中药,或者在猪饲料中长期添加“养猪专用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比例30%以下,一直到出栏前一个月,定期驱虫。目的是确保猪的健康成长。

步骤四:出栏前一个月左右开始半放养,饲料采用全价饲料或自配饲料(其实只要饲料中无采用抗生素做预防与治疗,全价饲料对猪肉无明显坏的影响),发酵饲料占15%-30%(或者发酵中药饮水或拌料效果更好),有条件每天补充“畜禽肉质风味改良剂”效果更好,结合补充部分青绿饲料。目的是放养因为饲料中长期添加微生物,猪粪会自然分解,只要控制好密度不会造成明显对环境的影响,定期驱虫且猪粪等垃圾采用“猪粪专用高温菌发酵剂”及时发酵不让拱食垃圾。再有发酵饲料、发酵中药或者饲料中添加“畜禽肉质风味改良剂”能够清楚体内残留激素和抗生素等,明显提高肉质中的游离氨基酸、油酸、亚油酸等的含量,且猪的肠胃功能在益生菌的作用下非常,几乎无病变组织,达到猪肉及内脏无骚腥味、猪肉肥肉减少且油腻感明显减少等。

通过上述步骤养殖出来的猪肉,不管是土猪、土杂猪、杂交瘦肉型猪、野猪、黑猪、香猪等都可以达到科学养殖、高繁殖率和成活率、养殖环境可控、猪肉品质更高。

更多发酵饲料的制作、发酵中药的制作与配方等,关注我就可以看到